我院张哲恺助理教授近期在金融学国际顶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上发表论文“Foreign Exchange Order flow as a risk factor”。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FQA)是金融学领域的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同时也是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评定的50本商学院顶级期刊之一,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期刊专注于发表运用严谨定量方法分析金融问题的原创研究,涵盖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及行为金融等核心领域。JFQA以其极高的学术标准和严格的匿名评审流程著称,致力于推动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前沿。其刊发的论文对学界和业界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是衡量金融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尺。

该论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货币回报定价因子。该因子通过汇总订单流数据,量化了与常规货币交易策略相关的买卖压力,它能有效解释基于远期贴水和动量排序的货币回报截面差异。研究发现:该因子与货币回报的关联性在外汇市场的不同客户群体中存在差异:金融机构客户扮演风险承担者角色,而非金融客户则充当流动性提供者。(文章链接:www.doi.org/10.1017/S0022109024000796);

Financial Times 50 Journals期刊是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经广泛咨询,选出的50份全球最有份量的商学学术期刊(简称FT/50),作为它每年的商学院评级标准,用以衡量各商学院的研究质量。这是我院第21篇FT 50期刊论文,此前还有我院沈捷教授、葛锐教授、王立雯副教授、石洋副教授、黎明儿副教授、陈鑫助理教授、陈霞助理教授等在Journal of Finance, Management Sci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The Accounting Re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Research Policy,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上发表多篇论文。
教师简介:

张哲恺,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研究方向聚焦资产定价、国际金融、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已在 JFQA、Energy Economics 等期刊发表成果。教学中,他强调“技术驱动金融创新”,主讲《投资管理》《金融学》,通过案例研讨与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金融理论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工具。在科研与课堂之外,他乐于与学生分享思考与生活,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探索未知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