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与优秀教师间的交流学习,金融科技学院于6月5日邀请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兼深圳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树英教授,为我院教师作教学专题分享会。学院党委书记刘海山、副院长葛锐、祁涵及学院专任教师一同参加学习交流。
李树英教授曾在加拿大、中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广东省、湖南长沙以及江苏南京的多所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担任其中三所高校的校长和副校长职务。他是国际教育现象学的引领和推动者,也是课堂学习研究模式的研发和推广者,在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发展领域亦有深入的研究。
李树英以“聚焦一课、超越一课: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行动研究”为主题,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思想启迪。他选取了两部电影里两段比较糟糕的课堂教学场景,让在场的老师观看后作出评价,分析教师授课效果不好的原因。他从一封大学生写给校长的信讲起,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颠覆性教育技术的出现,知识传播的途径更多、范围更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提出,教师应同时具备四重角色——“讲坛上的圣者”、“学生身旁的指引者”、“翅膀上的幽灵”、“机器中的灵魂”。教学还要有五重境界,分别是“言传身教”、“教书”、“教学”、“赋能”和“教育生活”,这都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嚼饭喂人”向教会学生“主动进食”方向改变。
李树英还阐述了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的专业职能,分析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介绍了如何从显性方面和隐性方面开展教学研究。他指出:“离开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行动研究的所谓教育创新其实只是一句空话。” 他认为,优秀的课程教学大纲有两个标准,一是清晰的目标导向;二是五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评核方式、参考资料)互相对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考核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在交流环节,学院老师们提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选取和安排新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优秀课程的共性是什么等问题,李树英逐一回答并与老师们进行深入交流。
“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关键是一个理念,只要教师有了这样一个理念,只要想做,就能做到。”李树英教授的教学专题分享,让在座的老师们深受触动,在日后的教学中将起到很好的启发和促进作用。